如何继续利用磁异常找深部矿?(2)
-
如何继续利用磁异常找深部矿?(2)(1/3)
-
如何继续利用磁异常找深部矿?(2)(2/3)
-
如何继续利用磁异常找深部矿?(2)(3/3)
内蒙古朝不楞矿区部分异常剖面图
重视“性质不明异常”(丙类)
前人难以得出结论的异常,也是研究程度低的异常。往往是未开垦的处女地,难度大,潜力也大 。
异常的大小、强弱、形态
(1)异常的大小
异常太大了,人们往往会认为由岩体引起,例如:
安徽霍丘铁矿:1967年1:100万航磁发现,极大值620纳特,以200纳特等值线圈定,异常长40公里,宽4~5公里,异常区全覆盖,推断由基性侵入体或含铁中酸性侵入体引起。实际由储量10亿吨以上鞍山式铁矿引起。(地面强度11000纳特,飞高影响)
云南大红山铁矿:1959年航磁发现,极大值500多纳特,(M-24)异常范围达300平方公里,异常区出露变质火山岩,推断由中酸性侵入体引起。实际由一大型铁矿引起。(由三级异常叠加而成,二、三级异常为矿异常,一级异常由火山岩引起)
河南YM-193航磁异常的对应矿体由于呈水平板状,异常低而宽。
熊光楚先生在其《磁铁矿床上磁异常的解释推断》一书中,曾介绍了某矿区两相邻矿体中的一个因断层水的氧化作用使磁性大大降低的例子 。
河北兴隆县蘑菇峪多金属矿:地表接触带以铁矿化为主,无工业意义,地下接触带以钼为主的多金属矿化为主,具有工业意义。该矿曾围绕地表接触带的强异常(极大值超过10000纳特)多次开展工作而无建树。最终验证远离地表接触带的低缓异常(极大值低于1000纳特)发现了多金属矿中型矿床 。
蘑菇峪多金属矿区A-A'综合剖面图
人们总是首先重视形状规则的异常,有的人认为矿异常的形状应该是规则的。可是,当矿体埋藏浅、上顶宽(相对于测点距)时,其磁性不均匀性得到充分显示,其异常就不规则了,例如:安徽和尚桥铁矿:因埋藏浅,又呈近水平板状体,其异常“蹦跳”形状类似一般火山岩引起的异常 。
宽异常:宽而平顶的异常,也易认为由岩体引起。但有例外,安徽钟九铁矿的异常就是如此(异常位于闪长岩下方)。
只经过与地质图简单对比,未经踏勘查证的非矿异常(丁类)是否应重新
本文不谈一般概念的间接找矿,而是列举两例接近直接找矿(矿层与磁性体(层)密切共生)的间接找矿实例:
辽宁大连魏家村石棉矿:矿层位于有磁性的辉绿岩脉下盘的白云质灰岩中,因而由验证磁异常发现。
湖南洞口县江口锰矿:锰矿位于有磁性的含铁层位之上,由验证M16低缓异常发现。
湖南桂阳县柳塘铅锌矿:1988年地面高精度磁法发现呈锯齿状、极大值只有10~100纳特的异常,认为“反映了深部热液蚀变范围…具有找矿意义”,1989年后,在磁异常区又发现铅、锌等元素的化探异常,综合利用了重力资料,推断深部存在岩体,经验证发现400米以下的中型矿床。此例将间接找矿思路发挥到淋漓尽致的水平。
重视非地表出露岩石引起的异常。
本次推断为矿异常的,应进行现场踏勘。